呆呆小说>都市小说>大周华后传>第 197 章 卫允夜访
  是夜。

  拦击叛军的三万大军驻扎于晋州与冀州交界之山脉上,星星点点的军火仿佛天灯,映亮半天天际。

  初战大捷,士气振奋。兵将们都念着天佑大周,睡得香甜。

  可赵王睡不着。他缓缓走出自己的营帐,谁也没惊动,朝着山顶处去了。

  夏日的夜晚,山顶风声凌冽,凉意渗骨。

  他站在山顶,向着远处眺望。四方八向,目力所及之处皆是黑暗。背后的长安,还在安睡。而前方,是叛军军营,还燃着火光。那火光倒映在赵王的眼眸里,却未能映亮他的表情。

  成英临睡之前,接到随从来报,称赵王出营了。经过葫芦口一战,成英虽敬服赵王,但未曾交心,他亦不清楚赵王心内究竟是何计划。只是他吹灭了灯,在黑暗中坐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拿起了剑,朝赵王所在的方向去了。

  山顶的大风刮得成英喘不过气来。他没有走太久,便看见了赵王的身影。他见他独自一人站在那里,面朝叛军大营方向,沉默不语。

  赵王那桀骜的身姿使得成英浑身一震。他说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何受到震憾,他只是陡然握紧了长剑,默默退到身旁的一块巨石后。

  这一路来,成英从未问过赵王为何出征,赵王也未曾吐露过任何心事。成英身为武将,且因着前尘往事,总是对朝政之事格外避让。他只想着打下削藩一仗,然后跟随梁戎回边疆驻守。不拘于哪块边疆。他只想远离长安,去一处广阔地,与兵马为伍,以风云为酒,将一生交付天下。

  命盘轮转,天上的星星灭了又明。他不清楚赵王在那里站了多久。剧烈的风声呼啸过他的耳边,卷走他的鼻息。赵王终究转过了身,甩了甩袖子,不发一言朝军营走去。成英藏于黑暗之中,不发出丝毫声响。当赵王离开之后,他才走向赵王方才所站之地。只是才站上去,他瞬间停止了所有思量。

  大周北面的壮阔,南面的富饶,他都曾见过。每登城楼,望见万家灯火,他便会为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到无限荣光。此刻他立于此,眼见前方军营火光明亮,心中突生感慨:人心所向,才是天下大安。

  第二日清早,他去找赵王,商讨下一步的行军策略。

  经过先前一战,平年必定不敢硬攻。但两军僵持不下,虽朝廷之军粮草充足,不怕损耗,却也不是上策。

  此时军情送到:“叛军暂时并无动静。“

  成英心觉不妙,道:“不可能没有动静。若是这样拖延下去,对他没任何好处。“

  赵王却已然想好了对策。他拿起榻边的一枝新鲜的树枝,在地图上由北往南画了一道,道:“他们要往南走。“

  成英见他所画的走向,立刻明白过来:“叛军会派出一支军队往南,佯装攻打削藩大军。若是两下夹击,陈家军就算能抵得住,沿线的百姓也抵不住。我军势必要南下支援。而这里。”成英用剑抵着大军驻扎所在,道:“而这里口子一开,叛军便可长驱而入,直奔长安。”

  “不错!”赵王目光如铁,“调虎离山之计已是陈词滥调,可屡试不爽。平年想要突破这一道口子,必走此计。”

  “那如今……”成英思索道。

  “通知陈全,抽调兵力北上。无需太多,震慑即可。”赵王冷冷道。

  成英想了片刻,便写了信派人送了去。待那送信之人出了营,成英才仿若感叹道:“无论如何,都逃不过陈家军北上截杀。”

  赵王听了这话,扭头看了成英一眼,没有说话。他自然明白成英话中“逃不过”陈家军北上截杀的并不是叛军。只是他自从决心随军出征以来,便没了与人谈论的心思。即便是他出征之前,他最后想要找人一同饮酒,也只是将李敬安找了去。两人静默坐着,喝了半夜。到最后,他将李敬安送出门,看着那一晚明亮的月色,最后开口道:“听闻五弟出长安时,李兄曾前去劝阻。我,在此,谢过李兄。五弟未完成的事,如今由我去办。”

  李敬安也看着那月色,缓缓道:“殿下之心,鲁王殿下若泉下有知,必觉安慰。”

  赵王在屋檐的阴影下微微摇了摇头,似若有所思,却最终道:“今日多谢李兄相陪!若有他日,再与李兄同饮。“

  李敬安嘴角一笑,拱手道:“望殿下凯旋。“

  走出赵王的府第,才回自己的府上,一小厮就跑了上来,低声道:“二皇子来了。“

  李敬安眉头一皱,大步走向书房,推开门,果然见孟言文端然坐在里面饮茶。见他到来,孟言文放下茶杯,笑道:“老四还是要去?“

  李敬安没有答他的话,只是走到案前,查看文卷,见并无被翻动的痕迹,才开口道:“如今你依旧是带罪之身。就这样堂而皇之出入长安城,可是真不怕皇帝疑心?“

  孟言文不屑一笑,道:“我既能自由出入长安,便能做到滴水不漏。再说,他何时对我没有疑心了?我守了皇陵这几年,倒也不过是能用则召,不能用则弃。当年若不是看我能逼退东瀛,我哪里还能活着喝你的茶呢?“

  李敬安见他这般自满,便笑:“你这般聪明,若肯真刀实枪,说不定已然坐上太子之位了。“

  孟言文握着茶杯,似笑非笑看住李敬安,轻咬牙道:“你我皆是聪敏人,何须这般打太极?父皇从无立太子之心。他先前早已写下密诏,立五弟为新君。也正因如此,五弟去了,他才这般动怒,疑心大皇兄作祟,最后还是杀了大皇兄。“

  李敬安听他这话里有话,便直言问他:“你如何得知皇上早已写下了密诏?“

  孟言文又轻蔑一笑,道:“世上无不透风的墙。若不是他在诛杀大皇兄后立即烧了那密诏,或许我还真就永远不知了。不过如今看起来,他对废后,当真是厌恶至极。因着废后,他从未有立大皇兄为新君之意。大皇兄这么多年的勤勉为公,终究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可我却是当真未看出,他对楼氏,倒是情深义重。即便楼氏陷害的,都是他心爱之人,可他却对楼氏的三个子女宽仁有加。你说,我们这位皇帝,可是奇怪?“

  “或许倒也不是因为生母的缘故。“李敬安淡淡道。他并无太多心思与孟言文研究长安城内的往事,便简短道:”鲁王贤德,天下皆知。立鲁王为新君,也是顺应民心。“

  “顺应民心?“孟言文大笑了一声,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往桌案上一磕,道,”我可记得,李兄曾是大皇兄的臂膀,如今怎又说出立老五才是顺应民心之话?“

  李敬安侧头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并不回答孟言文。

  孟言文见他如此,便无奈道:“所以李兄也认为,老五比皇长兄更像一位皇帝?“

  李敬安心内凄然,依旧不答。

  孟言文也不管他,继续道:“其实这天下,谁做皇帝,都不会太大变化。只是,既然李兄认定老五比皇长兄更像一位皇帝,大约是想起了那一年,汉阳去福天宫接楼氏回宫之事吧。”

  李敬安猛然一抖。他有时候的确痛恨孟言文的聪明。

  孟言文盯住他,眼神凌厉:“那一年,汉阳自请远嫁波斯,并去福天宫亲自请回了楼氏。李兄耳目遍布长安城内外,不可能不知那一日她二人院内的谈话。”

  李敬安那一日就守在楼氏所居的小院外,孟言文有此猜想也是合情合理。

  孟言文见他神色有异,便知自己的话触动了他,便道:“那一日,汉阳与楼氏在院内所谈的,便是楼氏必须死。只有楼氏的死,才能洗清父皇心中对张后的愧疚,才能洗清父皇对册立老五的犹豫!只有楼氏的死,才能彻底消除皇后对老五的猜疑。“孟言文忽地握紧了双手,目露杀气:“当今皇后,乃是张梁之后。朝中大臣,如你,如高龄,皆效忠皇后。虽说皇后的立场并不重要,一切皆是父皇的心意。可若是父皇健在,那还好办。若是父皇有个三长两短,皇后手握兵权,背靠张家军,还有陈家军做支撑,那任何一位皇子,没有皇后的支持,绝无继位之可能。所以,从最一开始,老五便是有心要做皇帝的。只是他很清楚,只要有楼氏在,皇后便永远对他存有一份戒心。只有让楼氏去死,他才能彻底消除皇后的戒心。只有楼氏去死,他才能顺利继任大统。”

  李敬安平静地喝下那一杯茶,微微咳嗽了一声。

  孟言文继续道:“所以李兄从那时起便明白,自己眼前的那位贤德殿下,并非以前的假象那般淡泊。只是他做得更高明一些,高明得让人察觉不出丝毫痕迹。李兄一直讲,大周需要的是一位铁血君主。所以,从那时起,李兄也已明白,那位受人爱戴的鲁王殿下,并非一味宽仁。李兄以为,经过楼氏一案,老五便能成为下一位铁血君主。只是李兄未能料想到的是,老五虽然心思颇深,但毕竟眼线不够。老五或许曾经是动过收李兄之心的,毕竟他比大皇兄差的,就是李兄了。可惜,他想着从蜀州回来再收李兄,是迟了。暗杀老五的人,或是察觉了老五的心思,或是察觉了父皇对老五的心思。可无论如何,老五都不能留。因此他早早地动手解决了老五。对于老五的死,李兄自然舍不得。因为此刻的鲁王殿下,在李兄眼中,比大皇兄更有可能成为一位铁血君主。李兄甚至对老五的死还怀有愧疚,认为是自己没能保护好老五。大皇兄或许也察觉了李兄对老五的心思,因此动手之前,并未与李兄商量。当然,没了李兄的协助,大皇兄这件事办得很不漂亮,那样容易便被人查了上来,丢了性命。”

  李敬安微微一笑,转头直视孟言文,缓缓道:“你既都知,为何还要来问我?”

  孟言文缓缓站起了身,走到桌案前,去看李敬安的文卷。那文卷上所写的是来年的科举相关事宜。这一年,因四处战乱,国库消耗严重,科举一事只能被迫推后。孟言文翻了翻那文卷,缓缓道:“大周的君主,必须要是位聪明人。只有足够聪明,才能活到继任的那一刻。”

  “可也不能太聪明。”李敬安淡淡一笑,道,“过于聪明,反易误了性命。”

  孟言文转回身来,走到李敬安身旁,开口道:“我只想再问李兄,前回老五出长安,李兄前去阻拦。如今老四要出长安,为何李兄不再阻拦?“

  李敬安不动声色答道:“赵王比鲁王聪明,他会防着点儿。“

  孟言文倒是没想到李敬安给出的是此等回答。既然李敬安如此回答,孟言文便知,他与李敬安从来都不是一条路上的人。因此他冷笑一声:“人都去了,这是要防谁呢?“

  “我不清楚。“李敬安实言相答。即便他与孟言文从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那长安城数次风波以来的背后主谋,却是他们的共同目标。也正因此,李敬安才能容忍孟言文如今自由出入李府。可即便如此,李敬安心中对孟言文的警戒仍旧没有放松。

  孟言文说完了话,这几月在寂寞皇陵积攒的不爽也抒发一通,因此笑道:“当年皇后产子,令尊大人烧掉了本应呈给父皇的追随皇后的朝廷大员的名单。令尊大人临行之前,给父皇的最后一个锦囊,便是试探皇后。令尊辅佐父皇多年,心里很清楚,他自己心里怎么想皇后并不重要,重要的都只是父皇的想法罢了。他劝诫父皇,在此危急时刻,最后再试探一次皇后,若是皇后当真已放下血海深仇,以家国为重,父皇便应放下心中的戒心,便应对皇后委以重任。如今张家军出征拦击叛军,可见,父皇心中,已经完全放下了对皇后的戒备。李兄可以安心了。“

  李敬安听到这话,平静地抬起头来,开口道:“你知道得太多了。”

  孟言文并不掩饰,只是道:“说给李兄听听也无妨。毕竟此刻,你我不是朋友,却也不是敌人。”

  说完这话,孟言文转身便出了李府,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小厮进来收拾东西,李敬安问那小厮:“他是什么时候来的?”

  那小厮答道:“亥时三刻。”

  李敬安默默想了想,又坐回了桌案前,着手准备科举一事。

  只是才翻开案卷,一个人影便从黑暗中走了进来。

  李敬安抬头一看,不禁一笑:“今日齐了!”

  卫允淡淡一笑,自顾自坐下,喝了一杯茶,缓缓问:“他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敬安依旧盯着那案卷,轻轻摇了摇头。

  卫允放下那茶杯,又问:“假的,是他口中的鲁王,还是其他?”

  李敬安抬起头,双目直视卫允,道:“卫大人认为在下为人如何?”

  卫允坦然一笑:“君子如玉,光照日月。”

  “可多有人认为,在下不过是一个谋臣。”李敬安放下案卷,起身坐到了卫允的身边,“广布耳线,内依皇后,外仗军权,乱入皇位之争。件件事情,都足以在史书上落个臭名。”

  “旁人不懂罢了。”卫允柔声道。

  此刻的卫允懂李敬安吗?李敬安不知。但此刻的卫允肯定是懂部分的李中仁的。

  此时万籁俱寂。往日院中的百虫齐鸣仿佛也被上天摒弃。

  李敬安缓缓道:“那一日,汉阳去接楼氏。在下就在院外。其实,就如孟言文所言,在下若是想知院内谈话,易如反掌。只是那一日,在下散去了眼线。汉阳不过及笄之年,如何能参与皇位之争?她眼见楼氏做尽恶事,也深知楼氏终究逃不过惨淡命运。她深敬张后,不愿亲眼见楼氏死于张后之手,因此自请远嫁波斯,远离这是非漩涡。这样一名女子,在下自愧不如。一名即将远嫁的和亲公主,与恶贯满盈的生母之间,会谈论什么呢?在下不想知道。那是汉阳此生与楼氏清谈的最后一日,在下也不想打扰。”

  听闻此言,卫允感慨颇多。他早知李敬安为人光明磊落,却有时也不可避俗地想着,他毕竟是一位谋臣。就如他卫允,即便他如当年李中仁救下张锦华般救下了邦王的家人,但他毕竟也还是周王的羽翼。逢此之时,朝堂之中,哪位大臣没个倾向呢?想到此,他对李敬安的隐忍更是多了一丝可惜:“若孟言文所言为真……“

  “他不会在这件事上骗我。“李敬安眼中摇晃着烛火摇晃的剪影,多了一丝疲惫,”鲁王已去。他骗我已无任何用处。“

  “那你……“卫允不忍再多言。

  “其实,“李敬安微微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道,”张后自然不会因为楼氏而阻拦鲁王。但,即便鲁王真那样做了,也无可厚非。他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底子更干净一些。在鲁王出走长安之前,我,从来不认为鲁王能成为大周的君主。但我,也从未对鲁王行过任何不轨。可,即便我不认为鲁王能成为大周的君主,并非他人也这番想。拥立鲁王的,大有人在。皇上是一个,汉阳或许也是一个。汉阳或许希望鲁王能继位,或许认为鲁王是大周最好的依靠。所以,或许,那一日院内的话,并非鲁王所想,而是汉阳所想。“

  “因此你那一日气急攻心,并不是可惜大周失去了一位明君。而是可惜,有人居然在那时候动了手。“卫允又叹。

  李敬安却又微微摇了摇头:“孟言文所言不错,其实这天下,无论谁做皇帝,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若将来有一日,依照圣意,真是鲁王继位,倒也非这天下便没了希望,只不过会是另外一番光景罢了。我那一日,是可惜天下失去了一位贤德之才。“

  李敬安爱才之名早已远播,卫允也早有耳闻。今日听他如此说,便是与往日的传闻对应上了。

  只是李敬安忽然抬起头来问他:“你来找我是为何事?“

  卫允被他这一问,脑中忽得空白。他握着茶杯,不自觉在手中转了一转,蓦然一笑:“不过就是路过你府上,进来问候一声。却不想还未进屋,他也来了。“

  这倒是巧了,李敬安道:“最近长安城也没什么大事儿,卫大人如何还这样晚?“

  “倒也无事。“卫允顿了一顿,又道:”翻一翻以前的案卷。“

  这一夜着实奇怪。仿佛这两人来了,院内的其他生灵都被吓退了一般。

  李敬安侧耳细细听院内的动静——连一丝风声也无。他问:“可有蹊跷?“

  卫允摇头:“无。“

  烛火的嘶嘶声还在继续。两人静默坐了一会儿,卫允才强笑道:“所以找你喝茶来了。“

  李敬安大笑:“人人都道刑部是清水衙门,如今一看,果然不差。卫大人喝茶都要来在下府上!“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卫允也便笑一笑罢。

  送卫允出门之前,李敬安于清明月光下,朗声道:“为臣者,为朝廷尽忠,为天下尽忠。除此之外,非人力可为。多年前,齐敏大人告老还乡,誓不入长安。朝中或有人责备齐敏大人过于古板,但刑部向来依照律法办事,要的便是这样古板。“

  这话仿佛月光直入卫允深不见底的痛。他知他来找他,是对的。因此笑道:“在下倒不敢自比齐敏大人。只是今日,谢过李大人了。“

  卫允离去之后,李敬安回到书房,再次想起了孟言文的话。

  孟言文很聪明。他能活到今天已是奇迹。只是今日,孟言文的聪明忽然提醒了他一件事。长安城内那数次风波的背后的那双手,居然能够容忍孟言文至今。可见,最后的谜面,或许就在孟言文身上。

  距离李中仁离去已有一段时间,朝廷却未下达填补中书令一职的诏书。他倒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微微替卫允觉得可惜。假以时日,卫允也定能成为国之大才。只是如今,他已位列三品,难再高升。

  如今长安城内,如果需要找一个人喝酒,李敬安总是会想到卫允,可是他从未去找过卫允。也许还要时间,待一切落定之后,再把酒谈论当年之事。

  而赵王那一日找李敬安去,也并非是想与李敬安谈论长安之事。他那一刻只是觉得,他需要一个聪明人陪在身边。

  待送信之人离去之后,赵王问成英:“南部削藩进展如何?”

  成英答道:“西路战事倒是颇为顺利。只是东路陈家军已经临近青州,想必较之前会更加艰难。中路与东路相仿,但崇州毕竟不敌青州。且中路军与西路军联通更为便利,倒是不会太艰难。”

  赵王略微一想,道:“依你之见,西路与中路或会先完成削藩,而后或能支援东路?”

  成英答:“当初以霍将军带军中路也有此考量。其实陈家军因驻扎边塞多年,且先前镇压西罗之乱,在三路大军之中实力最强,因此由陈家军对青州。以霍将军对崇州,便是为了方便左右支援。其实如若此番平年铁心要往南走,即便陈家军抽调兵力支援,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应如殿下所想,平年或行调虎离山之计。因此,只需陈家军抽调兵力震慑即可。”

  赵王微微点头,道:“令探子再探。”

  不出十日,探子果然回了消息:叛军已经全线往南。m.qikuaiwx.cOm

  “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成英沉着脸道。

  赵王看向成英:“可以开始了。”

  成英点头,与赵王一同向营外走去。

  原这二人已经抓出几处叛军随时可能回撤的地点。趁着叛军假逃,便要提前在那几个地点部署。

  才到达第一个伏击点,天边便传过一声惊雷。赵王抬头看了看乌云压破的天际,道:“天助我也。” 呆呆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周华后传更新,第 197 章 卫允夜访免费阅读。https://www.gzdcdz.org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