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小说>都市小说>我当燕王妃那些年>第 86 章 母仪天下
  朱棣就藩不久后,徐达便奉命来主持北方军务。

  徐青青与徐达从此就可以经常父女相见,然人终有老的一天,自马皇后薨了三年之后,徐达也因病垂危。

  徐青青纵然懂得药理,遍寻医书,却终究只能是治病,而无法挽留人命。

  徐达倒是早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看得开了,他戎马一生,能得此善终,已然知足。在弥留之际,徐达嘱咐徐青青一定要替他看顾好徐家人。

  “你长兄时有犯糊涂的时候,弟弟们也还小,只怕得了封荫,又没长辈管束,便胡作非为。家里姊妹兄弟中,唯有你是个明白人,替爹爹好生看管他们!”

  徐青青伏在床前哭着点头,已经口不能言。

  朱棣在旁一边搀扶徐青青,一边对徐达道:“放心。”

  徐达听朱棣说这两个字,本有些忧心放不下的脸终于平和下来,他勾了勾嘴角,似乎要笑,人突然就松了一口气,便去了。

  一时间屋内悲恸声起。

  徐青青眼睛哭肿得似桃子一般,晚间才同朱棣一同回府。

  朱棣让人取来了冰块,将冰块包在细密密的纱布之中,给徐青青冷敷消肿。

  “生老病死,自然之道,你看开些。”

  “说是这么说,但很难做到。”

  徐青青见朱棣表情冷静,因而想到马皇后去世的时候,他也是这副表情,心里明明难过,却从不表现在脸上。

  “人的情绪要纾解才好,不然容易憋坏身子。王爷难受的时候若怕人看见,可以自己找个地方”

  朱棣点了一下徐青青的额头,“管好你自己吧。”

  说她自己都哭得不能自已了,还有心情操心别人。

  随着年纪的长大,终究会面临身边人的逝去,心中难免怅惘,不禁想到自己将来也会有这么一天。

  “王爷说生老病死,自然之道,那将来有一天我”

  徐青青话没说完,就被朱棣突然射过来的眼神给堵了回去。看起来好凶,像要吃人一样。

  徐青青其实不怕朱棣这眼神,按照以往的经验,他对她不过是色厉内荏,最终也不会舍得把她怎么样。

  徐青青欲再说,却感觉到朱棣狠狠攥着自己的手。她嘴唇动了动,没说出口。

  人生不就是这样,正因为短暂,才让人知道珍惜光阴,珍惜当下,想方设法地琢磨着人生怎样过更有意义。那天早晚会来,何必想那么多,过好当下便是。

  ……

  朱棣给徐青青的承诺并算不多,但做的永远比说的多太多。

  春去冬来,岁月如梭,总会在人的脸上留下印记,尤其是女人,比男人更易老。尽管徐青青注重养生和保养,可是三十岁的女人终究是抵不过二八年华的小姑娘。

  小姑娘不施粉黛,满脸的鲜嫩,青春活泼,尤其是那几名朝鲜特意选拔进献而来的美人,不论姿色还是身段都无可挑剔。而且这些小姑娘们都懵懵懂懂,性子娇憨,正是最讨喜可爱的年纪。连徐青青见了,都不禁想多瞅两眼。

  两国交好,朱棣不能拒绝朝鲜的进献,但收了这些姑娘们,转头就在使臣离开之后,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赐给自己属下的将士们。

  如果没有外界的诱惑,长时间坚持一件事可能并不算难。但朱棣身为王爷,应酬时总有各类美色环绕在他身边,加之他们老夫老妻之间这么长时间,早没什么新鲜感了,他依旧能做到修身自持,实属难得。

  不过这期间偶也有意外发生。

  前北平布政使司李彧以损名节的办法设计朱棣纳了其堂妹李氏为王府侍妾。此女的母亲本为青楼妓子出身,她是李家旁支的庶女,本就没什么位份,自小就她亲娘养来凭着姿色去伺候男人。这女子一进府,便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勾引朱棣,不安分至极。被徐青青的人好生教了一顿规矩后,才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小院不出门。

  之后没多久,徐青青竟得知这李氏居然胆大地跟侍卫私通。她本欲处置,朱棣却接手了,之后徐青青便没再过问。九个月后,李氏因生子难产而亡。碰巧这时候李彧贪污案事发,前来央求朱棣,更拿李氏之子做说辞,声称自己好歹是王爷儿子的舅舅。

  李彧兴冲冲而来,灰头土脸而去。之后,徐青青又听说这尚未满月的孩子夭折了。

  徐青青没问那损名节的设计具体经过是什么,因为朱棣那天把人带回来的时候,脸上嫌恶的表情不作假,而且只是单纯的嫌恶,其中并没有愤怒,说明他并没被算计上。所以徐青青半点不担心这里头有事儿,也便没有多问。

  不过如今这孩子突然夭折,徐青青就不得不问过朱棣经过。原来当初李彧在酒中下药欲算计李氏和朱棣,但事并未成。那李氏被府中的另一宾客奸污了而不自知。朱棣之所以允李氏回府,一不想打草惊蛇;二他却道不重要,便没说。

  后来徐青青才知道这二不重要是什么,原来不知从何时起,京城那边竟传出了她善妒想谋夺燕王独宠的谣言,更有御史曾参本提及此事,被皇帝叱骂多管闲事,随后搁置了。但可想而知,如果这类参本数量增加。

  耳边讲大道理的人多了,皇帝听久了,难免会也有耳根子被说软的时候。皇帝的性子向来有一说一,等到那时再想法子应对,只怕就晚了,少不得要给燕王府添几位御赐的夫人、淑人。御赐有位份的女子,那都是上了皇家册子的,甭管是否碍眼,都得留着,甚至因为御赐,王爷还要给面子去那里留宿才行。

  徐青青很感恩朱棣周全的安排。跟朱棣做夫妻这么多年,徐青青确实爱他,却一直爱得有所保留,因为对方王爷的身份太占权威优势,她怕自己一旦付出所有而迷失了自己,再不复返。

  朱棣则太聪明了,他深知徐青青爱的程度,未有一句不满的抱怨,却在经年累月、点点滴滴中,慢慢地蚕食掉徐青青的那些保留,最终令徐青青心甘情愿地把她的所有都给了他。

  朱棣的心被徐青青填满的时候,正是红梅苑内棣棠花开得正好的时候,他从徐青青的身后拥着徐青青,贴在徐青青左肩颈处,亲昵地抱着她,跟她一起赏花。

  “想不到当初就这么短的一枝棣棠花,如今竟能长出这般好的模样。”徐青青抬手比量了一下长短,认真地解说。

  朱棣轻笑一声应是。他吩咐花匠以命做担保,格外照料这株棣棠花,自然该长得好。

  “已经拿它压枝了几棵,回头都长大了,都开在墙边,必定更美。”徐青青又道。

  朱棣嗯了一声,便侧首亲了徐青青耳朵一下,徐青青登时就脸红了。朱棣不禁想起他第一次这般亲徐青青的时候,欲再下口,就感觉有东西拽他的衣袍。

  “爹爹,娘亲,你们在干嘛?”五岁的小丝瓜左右手分别扯住了朱棣和徐青青衣衫,张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仰头望着徐青青和朱棣。

  徐青青立刻从朱棣怀里躲开,弯腰去抱小丝瓜。朱棣无奈地看小儿子一眼,随即目光一扫,那边带着小公子来的两位奶娘立刻都觉得后脖颈发冷。

  小公子虽然年纪小,但跑得真挺快啊,她们无能,没能及时拦住。

  “娘亲”小丝瓜胖乎乎的小手搂住徐青青的脖颈,就要学着自己爹爹那样,也要往徐青青的耳朵上亲。

  粉粉的小嘴儿嘟起来往上凑的时候,却一口亲到了手背上。小丝瓜歪头不解地看向朱棣,不明白自己的爹爹为何拦着自己。

  朱棣正要训教他,被徐青青一个眼神制止了。

  朱棣便伸手抱过小丝瓜,对他道:“小丝瓜为何不亲爹爹?”

  小丝瓜才刚看见自己爹爹满脸冷酷的样子,吓得差点哭出来,忽然听爹爹这话,才明白过来,原来是爹爹嫉妒自己没亲他。

  “那丝瓜亲爹爹。”小丝瓜说罢,就在朱棣脸上亲了好几口。

  这时候小冬瓜、小甜瓜和小西瓜都下学回来了,一路上打闹到红梅苑,见到小丝瓜在亲父亲,闹着也要。

  朱棣直接蹙眉拒绝,“他多大,你们多大,规矩点。”

  三个孩子便老老实实地矗立在一边,不敢作声。

  “想亲也不是不行,一会儿让爹爹考校你们功课,过关了就可。”徐青青笑着调节气氛道。

  朱棣看了一眼徐青青,倒不反驳,大不了等会儿考校的时候,问题出难点,让这些孩子都答不上来就是。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大儿子不管他问多刁钻的问题,竟然都能对答如流,他的课业比之前更加精进几倍。

  世子朱高炽今已年近十三岁,自小就在徐青青的监督下精细饮食,习武健身。如今比同龄人高半个头,身材精瘦又结实,读书也读得极好。长子优秀,朱棣自然高兴,但他总觉得大儿子未免优秀太过,哪里有点不对,却又说不出来。

  徐青青带着其余三个孩子在旁喝茶吃点心,冷眼瞧着他们父子互动,最后在小甜瓜、小西瓜和小丝瓜的起哄下,朱高炽如愿以偿地可以去亲父亲一口。徐青青注意到,他准备去亲朱棣脸的时候,有点紧张,也有点激动,手微微在抖。最终还是下不了口,请朱棣摸摸他的头便罢。

  “正是呢,大哥这么大的人了,亲父亲才怪呢,该亲媳妇儿了才对!”小西瓜笑哈哈地闹道,当即就被徐青青掐了一把。

  “哪儿学来的混话!”徐青青训道。

  “肯定是他上次上街,去了什么不干净地方。”小甜瓜告状道。

  “大姐别瞎说,我这么大点的人,能去什么不干净的地方?我看你心思脏,才把人想脏了。”

  “那你说,你去哪儿了?一身的怪味儿!”小甜瓜接着质问,徐青青和朱棣都审视起这个调皮的二儿子。

  “我、我不过是去状元楼,学了做点心的手艺,想娘亲过生日的时候孝敬娘亲,结果被你给说破了!”小西瓜气得涨红了脸,直骂大姐讨厌,坏了他的好计划。

  朱棣的闻言后,面色更为严厉,好好的王爷之子居然不务正业,跑到外头的酒楼学做菜,传出去何止会贻笑大方之家,只怕连挑粪的老汉听了这话都会笑掉大牙。

  朱棣欲发作,小西瓜和小甜瓜立刻感觉到屋子里氛围紧张,马上乖乖噤声了。小丝瓜也怕得赶紧躲在徐青青的身后,只敢冒出半只眼睛偷看情况。

  朱高炽忙行礼为弟弟求情,“二弟也是因母亲喜欢状元楼的点心,想给母亲尽孝,其情可谅。”

  “行了,你们能乖乖地听你们父亲的话,就算给我尽孝了。一会儿在花园用饭,都回去换套衣裳再来。”徐青青在朱棣发作前,打发走孩子们,然后笑着去拉住朱棣的手。

  “妾身觉得孩子们倒不用个个都有大出息,只要心善,晓得自己身负的责任,能在某一方面为百姓谋福便可了。”徐青青温言劝慰朱棣道,“如五弟,他便喜欢研究医药,有什么不好?”

  “难不成你真盼着你二儿子做了厨子,天天给你做饭吃?”朱棣还是没有消气,脸色只是稍微缓和了些。于他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来说,朱棣实在难以接受自己儿子钻研厨子那些不入流的手艺。

  “许只是一时兴起,但王爷如因此限制了他,他反而可能更感兴趣了。有些东西憋久了可是会变的,堵不如疏。如三哥,他爱弹琴,却偏不敢认下这个爱好,再看三哥那性儿……”徐青青点到为止。

  朱棣特意看一眼徐青青,“你倒是很喜欢拿本王的兄弟们举例子。”

  “三孩子是皇家人,自然要找皇家人举例,生活的环境差不多嘛。”

  徐青青嘿嘿笑,纤细的手指戳了戳朱棣的胸膛,这男人身材一如当初,这么多年都没变过,得益于他每日坚持习武的结果。

  “孩子们闹腾,烦劳王爷多些耐心待他们。这会儿正是养成性子的时候,很重要。”

  徐青青并不相信在有爱家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会突然性情暴戾。她不想用已知的历史去束缚自己的想法,造成压力过大下的矫枉过正,否则很可能会发展成反效果,把这一处扶正了,另一处却歪得厉害。

  孩子们只要心仁善、责任、勤恳、懂节制便好,至于其它的一些小爱好,只要不违背道义道德,随意就是。

  朱棣默然,没说话。

  徐青青犹豫了下,对朱棣道:“王爷少时便很辛苦。”

  朱棣蓦地抬眼,和徐青青四目相对。徐青青一直有很多想法,跟现世中的女子们不太一样,比如现在她教孩子的观念,便跟一般望子成龙的母亲不大一样。朱棣有在琢磨她的角度,该如何去理解徐青青每一次提出的想法,但有时候并不能成功理解,只能尽量求同存异。

  刚刚徐青青那句话,让朱棣突然间理解明白她这次的意思了。她是不想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他的故事再一次发生。她说的对,过度压抑带来的后果会变。

  但身为亲王之子,他们有应尽的责任。幸而老大才德兼备,聪明异禀,满足了他对长子所有的期待,剩下的孩子,略微宽松些也不是不可。

  徐青青听朱棣赞美小冬瓜,噗嗤笑了一声。

  “难为他这个做大哥的,总为弟弟妹妹们负担着。”

  徐青青早就明白朱高炽为何如此不同,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如果她还不能分辨出大儿子是重生而来,那便傻了。

  自他小时候,徐青青就觉得朱高炽乖巧的过分儿,而且那一双眼睛看人的时候,隐约总有情绪在压抑。从他不哭不闹的婴儿期,到渐渐长大的幼孩期,尽管他尽量表现得符合年龄,但母子间整日的相处,总会看到他的有破绽。徐青青终究能看出来小冬瓜有着与众不同的冷静沉着,并且在对一些未来发生的一些小事的时候,可以有准确的预见。

  若是穿越的话,是不可能从史书上了解到燕王府内这么细致的生活细节。而且他每次和朱棣亲昵,都有些激动,怀揣着非常崇敬的心情,好像以前从来没有过,所以特别要珍惜现下拥有的每一刻。

  至于朱高炽对她,反而比跟他父亲更亲昵,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他最放松的时候。徐青青起初意识到大儿子是重生者的时候,心里着实担心了好一阵,怕他并不会真心认下自己这个母亲。得幸这孩子本性纯良,当然也因为他重来一生,从婴儿时期开始长大,自小就被她一直细致照顾着,感情累积下来终究抹不去,他便是真心把她当母亲的,而且特别依赖。

  倒不知前一世,他的母亲待他如何。不过徐青青并不打算戳破这层窗户纸,他们只要单纯地处好这一世的母子关系便很好。毕竟都是活过两辈子的人,他们都晓得珍惜当下,把日子过得更幸福的重要性。

  ……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奉圣命北上,攻打蒙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大将傅友德、南雄侯赵席和怀远侯曹兴等皆受命于朱棣。

  晋王朱棡带着定远侯王弼,也同朱棣一样奉命去打乃儿不花。朱棡这次也是犯老毛病,偏要跟朱棣分个胜负高下,看谁能先打下来。故而并未与朱棣及时汇合,直接出古北口,向北挺近。却没想到北方的三月如此善变,突降的大雪拦住了去路。

  最终朱棡还没见到敌军的踪影,就听到自己的好弟弟朱棣传来捷报了。

  与燕王汇合之后,朱棡便忍不住气得跳脚,骂朱棣没良心。

  “父皇命你我二人一起攻打,结果现在什么都你一个人完成了,我尺寸之功未立,你说我有什么脸面见父皇。四弟啊,这都多少年了,你这好胜抢风头的劲儿怎么一点没变呢。”

  朱棡气得胸口起伏不定。

  “是你行军慢了。”

  朱棣确实等了朱棡很久,始终不见他的人马来,正好碰见大雪,因料想敌军应该想不到他会在此恶劣坏境下突袭,故而反其道而行之,打得对方措手不及。

  “嘁!”朱棡不爽地冷笑一声,懒得搭理朱棣,严正警告他,“我只有吃一碗弟妹做的山楂馅的汤圆才能原谅你!”

  朱棣知道朱棡一向不讲理,本以为他这次又要胡搅蛮缠,没想到却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年前趁着天冷的时候,徐青青用自己熬制的山楂馅,包了许多汤圆给父皇送去。想不到朱棡也尝到了,看来父皇没少显摆,特意又把汤圆分封给了其他几位在封地的王爷。幸而那几个汤圆够结实,能被折腾到全国各地去,还没碎掉。

  “一点不涩,酸酸甜甜的真好吃,回头叫弟妹把做法写给我,不然每年冬天你们给我送上三四十斤也行。”朱棡对朱棣咧嘴一笑。

  “会给你方子。”朱棣嫌弃道。

  此后兄弟二人一同回京复命,朱棣也未一人领功,只说朱棡当时负责率军堵了乃儿不花的后路。

  皇帝如何不知自己的三儿子什么德行,早有暗探告知了他了当时的战况。不过他们兄弟之间能如此互相帮助,不一人居功,倒是令皇帝非常开心和满意。大手一挥,没少封赏朱棣,另还备了些新搜罗来的医书,令朱棣给徐青青带回。

  ……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故。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病故。洪武三十一年初,晋王朱棡病故。

  每三年死一个嫡亲儿子,令皇帝深受打击,龙体每况愈下。

  当年皇太子亡故之时,皇帝曾慎重考虑过储君人选,因当时太子长子也亡故了,故而皇帝在继续立皇太孙和立儿子之间做了考量。儿子之中,皇帝最中意贤明勇武的朱棣,但是按照隶属顺序,前有秦王、晋王两位兄长在,却不好轮到老四燕王,名不正言不顺。皇帝当时还是试图提了一嘴自己的意向,就直接被御史给反驳了。都是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不能长幼有序,势必会引发矛盾,皇帝终究选立太子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如今虽然四儿子前面的兄弟都死了,但朱允炆为皇太孙已五年有余,岂能再废?这段日子,朱允炆时常在觐见时,提及他的叔叔们,特别是燕王。虽然话没挑明,但皇帝知道他担心什么。

  他欣赏自己的四儿子才德兼备,也知道自己的四儿子太有才能,威胁到正统之下的朱允炆。遂一纸诏令,警告朱棣未经传诏,不可擅自入京。

  徐青青远在北平,并不能阻止远在应天京城的事态发展。她能做的最多不过是每年年节的时候,用心弄点东西,让皇帝念及他们。

  随着日子临近,徐青青的努力没白费,及时阻止了自己的三个孩子进京为质,也提了前安排好了徐家兄弟们的后路,避免他们在接下来的斗争中陷入危险而丧命。

  这之后不久,徐妙书代表沐家向徐青青委婉表态,偷偷书信告知她京中局势。后来,沐家兄弟在战场上都没少协助朱棣。

  自四月开始,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有大限将至之兆。

  这时朱棣尚且没有反心,只是在忧心皇帝的病情。这些年他接连失去了三位兄长,其实心里也很不好受。他与太子、秦王、晋王年纪相差不大,在算上老五朱橚一个,五人皆系嫡出,又一起玩耍长大,他们兄弟间的情谊比别的兄弟们亲厚太多。

  早在秦、晋二王去世的时候,徐青青听说两府的王妃和所有的夫人、淑人都要殉葬,不禁忆起当年秦王妃和晋王妃往事来。虽然有的事在当时可能并不愉快,但如今想来已经不算是事儿了,都是算是青春回忆。当知道她们都要陪二王殉葬而亡的时候,徐青青虽然清楚这规矩,心中还是不免怅惘悲伤。

  后来,她还收到了秦王妃和晋王妃在殉葬之前给她写的信,二人也是深知这样的规矩,倒是并未提及要赴死殉葬有什么感受,只是担心孩子们,都委托她帮忙照顾俩王府留下的孩子们。另外,晋王妃还在信里,再三诚恳地为当年的事跟徐青青道歉了。

  朱棣见徐青青读信时落泪,便在旁默默地为徐青青拭泪。

  “你不会。”

  徐青青抽了两下鼻子,才反应过来朱棣的意思,他是在说如果有一天他也去了,他断然不会让徐青青跟着殉葬。

  “这如何能拦得住,规矩如此。”

  皇帝固执,徐青青不信朱棣修书一封的提议,皇帝就会给他开特例。儿媳终究是儿媳,要陪着他儿子一块去地下。如今她命好,嫁的人活得长,若命不好,自然也会跟秦王妃和燕王妃一样殉葬。

  “公输陵的本事你还不信?”

  朱棣一句反问,令徐青青完全愣住了。

  “难道王爷当初命公输陵来修葺王府,还有这样的原因?”

  “那时刺客不断,便考虑到这一层。本王若去了,便放你去外头逍遥,算应了新婚那夜与你的承诺。”朱棣淡声道,情绪没什么波澜,很斯文地在陈述。

  徐青青听了这话,却激动扑到朱棣的怀里,抱着他撒娇,“这是妾身挺过最好听的情话!”

  “你就这么盼着跟本王分开,自己去逍遥?”朱棣说这话时,甚至没去看徐青青的眼睛。

  “才不是,是我宁死也要你生的爱,才是真的爱。故而这样的情话,才最好听。”徐青青踮脚在朱棣唇上亲一口,“妾身此生必不负王爷。”

  朱棣笑了。

  “妾身有一件重要的事,一直瞒着王爷。所以接下来的话,王爷听了可能会很震惊,甚至想揍我。”

  “休要乱言。”朱棣轻笑一声,他怎会舍得打她。他也不信徐青青能做出让他打她的事儿来,

  徐青青关好门窗之后,屋子里只留自己和朱棣在,于是便把自己的来历告知了朱棣……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皇帝驾崩,举国哀丧。

  新帝朱允炆果然不容诸王在藩地势力,开始主簿削藩。以或有或无的罪名处置了各处封地的藩王,迅速夺权。

  建文元年,朱允炆首先对一向专心医药根本无心谋反夺权的朱橚下手,将朱橚贬为庶民,驱逐去了云南。随后,代王朱桂被废为庶人;湘王朱柏被逼自焚而亡;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先后被贬为庶人,遭软禁。

  仅仅在一年之内,朱允炆便一口气连废了五位亲王。

  接下来他自然不会停手,轮到谁了,可想而知。

  朱棣起初从徐青青口中听说未来那些事的时候,虽已经提前做了些准备,但心中终究还是有几分不太相信的。他料到朱允炆登基后,或许会忌惮他在藩地的势力,但没想到朱允炆刚登基,便出师无名地对亲叔叔们下狠手。

  直到他亲眼看见自己嫡亲弟弟朱橚被朱允炆狠狠收拾了,之后的几个兄弟死的死,废的废。明明无错,却将堂堂尊贵的亲王贬为庶人,有的为了维护最后的体面,竟去选择自焚而亡。wWw.qikuaiwx.Com

  朱棣岂容自己以及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儿女们落得这样凄惨的下场,他们来到他朱棣身边,是享福的,不是来受罪受死的。

  慈不带兵,仁不从政。

  有些事儿,自是不能只顾着书本上宣扬的所谓正统、大义。

  莫不是正统之下的侄儿把刀都架到他脖子上,他还要恭顺地喊万岁跪下,乖乖受死?

  “世有三亡,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在朱棣看来,他朱允炆之所以会有落败的下场,便是将好好的正统的正转为乱、邪、逆。

  靖难之变,终究还是来了。

  朱棣在此间行军的过程中,因属下的背叛,中埋伏受困于险地,得幸随行的人中有擅长挖洞的钻地鼠祝良救了他一命。

  朱棣因而不禁忆起自己与徐青青相遇的缘分,若非有她,祝良如今也不会在他身边。因念及徐青青,太想着与她早日团聚,朱棣的干劲儿便更足,他定要将这些麻烦彻底解决,也好在以后能跟着徐青青一起在红梅苑悠闲养老。

  ……

  永乐元年,朱棣登基为帝,封徐氏为后,大赦天下。

  “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济朕艰难同勤开国,今寰宇肃清朕登大宝允赖相成宜正位号,今特遣使奉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以奉神灵之统母仪天下。”

  徐青青戴着九龙四凤冠,在两侧百官的矗立之下,一步步走向身着衮冕服的朱棣。

  或许是朱棣在这身造价不菲、材质极好的衮冕服衬托,又或者是环境氛围使然,总之徐青青这一刻觉得站在她面前的朱棣神武无比,帅出天际了。她当初怎么就那么幸运呢,一不小心就色到了一位这么好的夫君。

  说起来,从她跟朱棣坦白善言咒之后,朱棣便再没给她机会用过善言咒,似乎是故意在较真,想着终有一天她不用善言咒也会对他那么热情。

  这些年,他眼中始终有她,也一直愿意听从她的意见,减少杀戮,以仁治下。

  今晚便满足他吧,难为这个男人一直这么努力。

  永乐七年。

  皇帝将诸多政务都交与太子朱高炽处置,终得清闲,与徐皇后日夜相伴于红梅苑中,或扫雪煮茶,或棣棠花,或私服出街尝尽京城小吃……

  这天下,朕只和她共享。

  作者有话要说:下篇文我在开封府坐牢,下周开,去大鱼专栏可收藏!!!快去!!

  断了几天,感谢小可爱们能理解大鱼的腰的问题,谢谢你们一直陪我到这,太爱你们了。虽然更文的过程挺痛苦,但总体我挺开心的,因为我写出了我想写的故事。幸好有你们,一直陪着我到底,我一点都不孤独。明代文特别写朱棣在晋江挺小众的,所以遇到的你们都是难得的缘分,难得大家同好、同好的啦。

  这章很多地方写的隐晦,你们懂就行,就是个后续的交代。现在写历史文有限制了,被编嘱咐不能随便改历史。所以鸡贼地徐写幸福的部分,再次强调一下这是明架空,如果还是不行,那就算是不正经番外吧,可不是正文里的哼,正文主讲燕王妃二三事儿,历史还是历史哈。下篇文搞破案,就不用考虑这么多了,松口气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引自韩非子

  “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以奉神灵之统母仪天下。”引自明太宗实录

  洪武帝起居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讲过:“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勇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翰林学士驳回:“若立燕王,置秦王晋王于何地”。 呆呆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当燕王妃那些年更新,第 86 章 母仪天下免费阅读。https://www.gzdcdz.org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