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小说>穿越小说>大明:寒门辅臣>第二百九十五章 诱人却不可行的阳谋
  相视一笑。

  朱元璋很满意,朱标心安了。

  晚膳摆在坤宁宫中,马皇后看着心情不错的朱元璋,笑道:“你一直等着太子回来,不就是想与他商议商议大海之事,怎到现在却又不说?”

  “大海之事?”

  朱标看向朱元璋,搁下筷子:“父皇可是想说南沙海寇之战,此事儿臣已是知晓。”

  朱元璋夹起一块豆腐,送入口中咀嚼两下,吞咽下去:“南沙海寇之战的事已经过去了,靖海侯吴祯一口气追到了澎湖岛附近,杀了两千余海寇,俘虏四百余人,用不了多久,便会班师。”

  朱标皱眉。

  不是顾正臣的事,不是吴祯的事,那能是什么事?

  虽说自己出行在外,可朝廷中的消息并没有断绝,时不时会有消息送到手里,没听说海面之上有大事件发生。

  马皇后起身,给朱标夹了一块肉:“此事还与你那顾先生有关。”

  “他?”

  朱标更是疑惑。

  顾正臣现在都回句容了,怎么会和大海扯上关系?

  朱元璋微微点头,认真地说:“南沙大捷后,朕让沐英去句容好好教训下顾正臣,让他日后莫要再冒险,他竟然私吞了朕的双龙戒尺……”

  马皇后蹙眉,咳了声:“说正事!”

  朱元璋讪讪然:“沐英与顾正臣畅谈,顾正臣说,大海深处有无数宝藏,只有远航,才能将这些宝藏控制在大明手中。”

  朱标不以为然:“父皇,百姓便是朝廷最大的宝藏。眼下北方无数土地荒芜,极缺人丁垦荒,如何有人手去远航?大海再多宝藏,也换不来粮食,积累不了民赋。”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喝了一杯小酒:“是啊,咱一开始也是如此想的,什么宝石、香料、龙涎,没有这些,百姓不一样四季耕作?只要百姓安于土地,勤于农事,大明就稳如泰山,就能万代传承。只是——”

  “父皇?”

  朱标看着神情突然有些落寞的朱元璋,连忙起身。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还记得搬铜钱之事吧,顾正臣给咱上了一课,按照他的推测,未来朝廷恐怕都没了土地,全落皇室宗亲手里了。”

  朱标当然记得。

  真若是如此的话,不出二百年,大明王朝就要收不起来赋税了,收起来的那点赋税,都不够养朱家的皇室宗亲,八竿子之外的亲戚。

  朱元璋端起酒壶,斟满说:“朕暂时收回了藩王的田亩,只是,未来你的这些弟弟们,这些皇室宗亲们没有占据大量的田地,但还有一批人在大量占据田地,这群人便是士绅贵族,富户大户!如何削弱这些人,便是朝廷必须考虑的事。否则佃农一旦数量过多,元末那样的乱世将会重演!”

  朱标神色一变。

  自耕农与佃农很大的区别,自耕农有自己的田亩,而佃农没有,只是给依附在富户的田亩之上耕作。

  自耕农只需要完成朝廷的税赋,服徭役,剩下的便是自己的家产。

  但佃农没什么家产,哪怕是一年打出二十石粮食,绝大部分也会进入富户的手里,而自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佃农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一旦旱灾,水灾,蝗灾,自耕农还能依靠家里存粮勉强活一段日子,挺过去半年。可一贫如洗、家无粮食的佃农,两个月都未必能抗得过去。

  一旦佃农增多,就意味着天灾时会出现大量的吃不起饭的百姓,而这些百姓,就是游民!

  朱标看了一眼朱元璋,他一定深有体会。

  毕竟自己的爷爷、奶奶、大伯,都是佃农,面对灾荒时,家里根本就没半点应对之策,连吃的都拿不出来,以至于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

  然后出现了第一批流民,而这一批流民的主力,正是佃农,后面加入流民队伍的,才是扛不下去的自耕农。

  可以说,佃农是危险的人群,是最脆弱的人群。m.qikuaiwx.cOm

  朱元璋以前并没怎么在意佃农的问题,但经过顾正臣点醒土地才是王朝传承的关键之后,才恍然明白过来,田地不能太过集中,集中多了,佃农就会多,佃农多了,事就会多,事多了,那江山就不稳。

  问题又回来了,谁掌握大量的田地!

  大户。

  无论是勋贵,还是官员,亦或是致仕官员,地方豪绅,富农等,都是大户。

  朱元璋看向朱标,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咱想过减少富户,想过将富户手中握着的钱粮拿到国库里来。可我们是朝廷,不是土匪恶霸,不可能上门抢夺他们的财产,也不可能随便按一个罪名,全部抄家,何况这些人还在替朝廷办事。”

  地方上的粮食,可都是大户在收,所谓的粮长嘛。

  朱标连连点头。

  身为朝廷,需要握着正义的棒槌,谁不听话才好锤死谁。听话的,不能乱揍。

  如果顾正臣在这里,一定会目瞪口呆。

  老朱,你知不知道几年之后,你会疯狂到随便一个借口扫荡几万人……

  洪武七年的朱元璋,其心态还没有到杀人不眨眼,不由分说,大开杀戒的地步,他心态的崩溃与失控,是一个嬗变的过程。

  朱标带着浓重的疑惑:“父皇,儿臣还是不明白,不是说顾先生,说大海之事,怎又谈到了田亩、大户?”

  朱元璋拍了拍大腿,看向马皇后:“妹子,你告诉标儿吧。”

  马皇后莞尔,劝朱标多吃一点,然后说:“大户的田亩是怎么来的,还不是用钱买的,大户手中最不缺的就是钱粮。顾先生对沐英说,既然不能明着打劫大户,那就换一种法子打劫大户,比如南洋的珍珠,香料,还有西洋的宝石,将这些奇珍售卖给大户,大户拿走奇珍之物,朝廷拿走大户手中的钱与粮食……”

  朱标惊愕不已,还能这样玩?

  马皇后不禁赞叹:“顾先生这也算是阳谋了吧,世人谁不喜稀世珍宝,香料在咱们大明更是有价无市。倘若真如他所言,朝廷未必不能靠着这种法子来削弱大户,朝廷从大户手中拿到钱粮之后,便能整顿武备,疏浚河道,修筑工事,兴建学舍,扩大粮仓……”

  朱元璋喝着小酒,滋溜一口闷入喉咙,舒坦地说:“咱对这件事想了很久,甚至还从库房里拿出了一枚南洋珍珠,命人拿去售卖,一颗珍珠,得了八百贯钱,这说明顾小子的主意并无问题。”

  马皇后有些埋怨,你卖东西归卖东西,拿走我的首饰算什么,再说了,那一颗珍珠少说也得值一千贯,才八百贯,亏了啊……

  朱标也郁闷,这珍珠能换钱,还用去试?

  不过。

  顾正臣这种明晃晃的打劫大户之策,确实可行,大户愿意买,且有足够的钱粮。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可以收获不菲的钱粮。

  这是好事,为啥不干?

  朱标忘记了不久之前说的话,转而支持起来:“父皇,儿臣以为此法可行。”

  “可行?”

  朱元璋抬了下眉头。

  “可行!”

  朱标认真的回答。

  朱元璋起身,微微摇了摇头:“标儿啊,此法看似好,利益巨大,且能削弱大户,增益国库。然而,此法行不通啊……”

  朱标暗暗掐了下大腿,让自己清醒一点。

  可不是,这计划看着美好,收益也大,可问题是,做不到啊……

  现在沿海地带,别说东南沿海,就是山东等沿海之地,时不时会出现海寇,其中还有一群叫唤得最凶的倭寇。

  靖海侯吴祯这一次行动虽然动作很大,从北面一路杀到长江口,从长江口一路杀至澎湖岛,这种穷尽碧落也要将海寇弄死的气势是不错,但整个作战的成果并不甚理想。

  换言之,吴祯带水军是打了胜仗,但他没有完全消灭海寇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想要派船下西洋,船只少了吧,很不安全,别辛辛苦苦弄来东西,眼看到家门口了,被海寇给拿走了。

  船只多了吧,安全是安全了,可成本太高,万一遇到龙吸水,遇到暗礁,大风浪,全都倾覆了,那损失朝廷未必能承受得起。

  再说了,派出去的船与水军多了,谁来守护大明的沿海地带?现在水军与战船都捉襟见肘,哪有人手可以去西洋弄东西?

  朱元璋同样忧愁,眼下朝廷很穷,王保保又带着骑兵在长城外面整天溜达,不管打不打仗,北面都需要修缮长城,设置堡垒寨子,还需要增筑城墙,大同、西安、太原等等,这些城池都需要增高增厚。

  没钱,做啥都难。

  眼下百姓正在休养生息,又不能增加赋税。朝廷这点钱粮,着实不够用。

  好不容易看到一条纾困财政的绝佳之策,既不得罪人,还能有钱赚,自己都在盘算怎么花这笔钱了,突然被告知这钱赚不了,这不是抓心挠肺吗?

  朱元璋颇感烦闷地说:“都怪这顾小子,竟给朕出一些难题。西洋若是那么容易下的,朕还用他说?”

  朱标看向马皇后,见她也无计可施,低下头想了想,突然笑出声来。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标。

  自己不高兴的时候,你就莫要高兴了吧?小心老爹让你哭。

  朱标站起身来,对朱元璋道:“父皇,母后,解铃还须系铃人。儿臣以为,此问题既然是顾先生抛出来的,那就应该交给他来解决……” 呆呆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寒门辅臣更新,第二百九十五章 诱人却不可行的阳谋免费阅读。https://www.gzdcdz.org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